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碎碎

清风念

在注意力无缘可逃的绝对寂静中。 闭关,就发生了。
thread29 分钟前
具象化。
[10]
thread10 小时前
这一年都快结束了,在世俗各种情里缠绕了很久,也陷在思辨的海洋里太久。 到今天,最大的变化,是,开始享受呼吸了。 而且是最近才发生的。没事就会想回到呼吸,有事也倾向于回到呼吸。欲望来了走了满足没满足都想回到呼吸。 观的力量也在增长,卡顿感明显变多了。 不再有一种「任务」般的压迫感,不再有「该做没做」的焦虑,这对一个极度 NFJ 的人来说,无比的难得。 也得益于某个网络博主的禅修分享,使我猛然意识到细微的自律,或者说自然的行为,其实是生命态度的直接体现。 也就是,那些无需刻意而已经融入习惯的事,就是态度的底色。 我在自己的态度中直接看到了逃避、敷衍、自欺。 同时也在有限的头脑中看到了它的局限,与某种不可能。 所以,回到呼吸。
thread1 天前
路上遇到一位来自中国的净土居士。 在蓝毗尼捡了好多天的垃圾了。非常质朴的一个人,身着朴素,言谈诚恳。几乎没有任何专业或学术的词汇,但能明确感受到,他活得相当诚实和认真。 对自己的信仰非常虔诚,能通过他的行为行动,感受到很强大的「菩提心」,或者说一种愿望,种种行动都在释放这种愿望的力量。 他告诉我,福报来得很快:开突突的、卖冰激凌的、守门票的警卫,都对他免费恩惠。 提起一些根本性的环保问题,他也能很好地用「福报」和「资粮」来自洽。 想起在宗萨的《朝圣》里有看到过一些朝圣的建议,但第一次看到真的有人在做,而且做得如此认真,如此享受,如此踏实。 我有一些惭愧,把太多的心用在了分析上,用在外在执取上,用在内在纠缠上,不再简单也不再干净,不算麻木但倍感疲惫。 想做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把知道的全扔掉,把要求的全放下。 临别前,我毫无保留地祝福了他。他就正在他的净土里,这就够了。
thread1 天前
如果修持有失败,它会来自: 对欲望不诚实, 抗拒不接纳, 基于恐惧而逃避外缘, 从不观察。
thread1 天前
抗拒,这种力量。 会自然地把一堆散乱、抽象的念流, 在无形中,创造为一个不可抗拒的实体。 它就有了力量,力量表达为执着。 抗拒的反面,认同,也完全一样。
thread1 天前
纠结时。 比选什么、去哪里,更重要的是:赤裸的诚实。 诚实、观察,不压抑、不投入、不逃避,就是最强的解咒。 让业流动,看业流动。
thread1 天前
世界和平。 #lumbini
[7]
thread1 天前
简单整理了下。 - 生命意志 ≈ 欲望/需要 + 智识/智能。 - 智识 ≈ 认知辨别、运维念头结构和秩序,的能力。 - 自我 ≈ 连续念头串起的叙事结构(概念涌现) = 流动的注意力的堆叠。 - 妄念(禅宗) ≈ 注意力全部投注在内容里 = 抓取模式 = 攀缘/有为。 - 本心(禅宗) ≈ 注意力放在「看见内容」本身或体验本身 = 不抓取模式 = 随缘/无为。 - 唯识 ≈ 一切精神活动(内在经验世界),都是智识自动或惯性运行的精神创造(识的滤镜),是一种精神假象(相)。 - 中观 ≈ 作为观察者的注意力本身也依附条件、无我、不成立。其他所有现象,都同样不成立。 在阐述上,不太能完全跟现象学揉一块,但很近似。 逻辑上也能看出来,核心的核心,就是注意力模式的转换,也就是禅修的技术能力。 想起经藏里有个类似的小故事,佛陀大概是在说:一个,时刻正念正知但一无所知的农夫,也可能比一个满腹经纶的比库,更值得成为老师。 永远,回到呼吸。
thread2 天前
如此刻。 企图心,自然放下的时候。 有一点点 tadaṅga-nibbāna 的味道。 这种放下,对我很珍贵。它只能自然发生,一丁点多余的「想要」都会让它瞬间消失。 特别是那个「想要求道」的心。 甚至「想要保持它」的那个心。 一个本身就存在的东西,拼尽全力也不可能得到。 在某些特殊的阶段,开悟、证悟,也会成为烦恼。甚至成了妄想症。 困在一个自己制造的精神漩涡里,又去为困境找答案,一个道,一个没得道的我,一个求道的轨迹,我我我,就在那里循环运作、卡顿。 有那么一点荒诞。
thread2 天前
公交车真香。
thread2 天前
磨刀石。
[2]
thread3 天前
诺大的横河平原。
thread3 天前
7 个孩子,我只买了 5 个冰淇凌。 于是孩子们茫然了起来。 我问他们:如果你们不愿意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我为什么要分享给你们? 有了翻译,孩子们分享了。 但又开始乱丢垃圾了。
thread3 天前
每个独特的体,都有特别的道。 呼吸间的道,念之间的道。 显得繁杂的仪轨声音,造了攀缘,又执识蕴,概念与群体的负担压得有点烦闷。 索性走出来,拔掉蜘蛛网,系上新哈达。 这一刻,人潮汹涌,却异常平静。 悉达多去了森林里,在那时,他只能去森林里。
thread3 天前
Namo buddhaaya. #nepal
thread3 天前
#nepal #lumbini
[5]
thread3 天前
寂静之地。 #nepal #lumbini
[8]
thread3 天前
牧牛者。 #nepal #lumbini
[2]
thread3 天前
Sabbe tumhe sukhitā bhavantu. May you all be well. #nepal #lumbini
[12]
thread3 天前
迦毗罗卫,东门。 2618 年前,29 岁的乔达摩 · 悉达多,从这里,走出王宫,进入森林。 从此,没有了悉达多。
thread4 天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是匹夫不能把天下人的天下都担起来,只能先担自己的天下。 每个人都这么办,天下就担起来了。 --- 但要知道。 更多人不会走到精神之道,更多人没有生命责任意识和追求,更多人没有动机,或者抗拒动机的可能性,这是经验规律,不是臆想。 所以,这句话,情感正确,政治正确。 但,事实不正确。 事实不正确会导致什么? 会导致,尝试去「担当天下」的那个匹夫,会遇到无数的矛盾、挣扎、冷眼、失望。 这些磨难,也许会导致匹夫最终把自己的天下担起来了。但实际上,天下的兴或亡,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外部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动机、愿望、理想,而产生巨大的改变。 特别是完全反现实的精神之道,这非常现实。 这大概就是,菩萨道,并不「高级」的一个原因。 它设计精巧、理想美好、实际有用,甚至在心理结构上到达了悲智美学的顶点,但并不高级。 --- 这种东西,不需要说服,它是一种选择。 它只需要事实教育,或者事实验证。 --- 所以今晚我问了其中一位行者:菩萨道的核心,是通过这些手段,去压缩、瓦解自我,直至最终的粉粹,这是首要目的。你认同这一点吗?
thread5 天前
所知障烦了,晚上和大乘行者辩上了。😌
thread5 天前
人很难通过思维的自我审视,主动发现问题。 这来自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合适的时机,适当地参与外缘的接触,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其实是,有了外部环境的对照,才能发现那些潜藏的,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不同。 比如,对待禅修的态度。 能反映自我负责的意愿,反映意志力,反映信心,反映不经修饰的现实。 而这些东西是无法通过独处客观认识的。
thread6 天前
原创会杀人的菩萨
会杀人的菩萨中文

才是菩萨

2 个月前6751无色庵
原创无我不是共识
无我不是共识中文

它要么是个人事实,要么不是。

2 个月前4100无色庵
原创文化的积重与偏见
文化的积重与偏见中文

与正本清源

2 个月前5661无色庵
原创当下即安
当下即安中文

第一束光洒在天台,微风来。

2 个月前3780无色庵
原创科学的尽头是态度
科学的尽头是态度中文

科学的尽头,不一定是神学。

2 个月前4150无色庵
原创无我不是 Egoless
无我不是 Egoless中文

而是 Anattā

2 个月前7531无色庵
原创信仰不因恐惧而存在
信仰不因恐惧而存在中文

信仰就是实践本身

2 个月前1,3671无色庵
原创世间无解的矛与盾
世间无解的矛与盾中文

面对、理解、接纳、处理、放下。

2 个月前5850无色庵
原创先别急着做些什么
先别急着做些什么中文

先停下来,去看、听、读、问。

2 个月前4280无色庵
原创佛不需要你的皈依
佛不需要你的皈依中文

如果你皈依的是某个上师、某种符号、或某类形式...

2 个月前5610无色庵
原创真理的幻觉
真理的幻觉中文

人人并非生来平等,人生来只是具有争取平等的可能性。

3 个月前6050无色庵
原创两扇大门
两扇大门中文

一扇门通往「爱与自由」

3 个月前5450无色庵
原创造心里的浮屠
造心里的浮屠中文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 个月前6721无色庵
原创自胜者强
自胜者强中文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 个月前6890无色庵
原创逻辑与智慧
逻辑与智慧中文

心怀柔软,报以蔷薇

4 个月前8075无色庵
原创真的相
真的相中文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

1 年前5,2461无色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