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原创

自胜者强

共 1,790 字,需阅读 4 分钟2025/07/23 上午175 次阅读

格雷厄姆的著作为什么叫「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而不是「The Smart Investor」?

因为 Intelligent 的含义是超越性,超越性的意思是:合乎规律、合乎「道」、顺势而行。

这里的「道」,就是:认识世界如何运作、情绪如何运作、自己是谁、自己的责任与边界。 这是一种知止而后有定的智慧。

类似老子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格雷厄姆并不强调与他者的博弈,而是教授如何理解规律,并在规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后,就是持续的「自胜」。

#内在秩序(Integrity)

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到段永平,他们强调最多的是什么?

是:一个人是否够 integrity。

Integrity 它就那么重要吗?只是他们的个人偏好吗?

非常重要,但并不是道德层面的重要。

在我看来,integrity 不是在要求自己「做个好人」,而是 要求自身的精神状态始终:自洽、坦诚、不自欺。

如果一个投资者不能持久保持精神秩序的有序(内在的完整性),就会在波动中分裂、在高潮中自满、在低谷中崩溃。(这听起来上口得不切实际,但许多企业家创业者的失败就是如此,他们往往不是输在方法层面,而是在承受力、欲望处理能力、内心秩序层面瓦解的。)

用佛法的语言说,就是「根本烦恼」失控了;从现代心理学来看,就是「ego 建构太虚假脆弱」。

正如一个撒谎成性的人,注定不会拥有轻松的生活,因为撒谎所隐形埋下的内在冲突和心理斗争太多了,TA 需要不断维护、遮掩、重建逻辑与故事,精力被过度消耗,每天被自己都折磨得够呛,TA 自然也不可能有精力做真正重要的事。这应该很显而易见,每天都在上演。

而一个有序的精神结构,TA 的精力可以分配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就像好钢用在了刀刃上。(精神之道的高贵也在此处得以显现。)

#自洽还是自欺

这里的「有序」,只是自洽就可以了吗?「涨了我买,跌了我卖」也很自洽啊?「自私却觉得很委屈」的人也很自洽。「开心时举杯欢庆,难过时借酒消愁」听起来也完全利好茅台。

不,有序的精神结构需要与外部环境吻合。 这就是重点。

如果某种自洽,只是对自己融洽,而无法与外部环境规律吻合。那就不是自洽,而是自欺。

许多人的自洽是「只要我内心舒服、逻辑通顺、感受一致,就没问题。」

事实是,这只是个人内心封闭(逻辑真诚 + 认知闭环)产生的幻觉。

如果某种自洽,无法与规律、因果,达成和谐一致的状态,那就只是在编故事让自己「感觉舒服」,但也只是让自己「舒服」,这里还得打个括号。

比如:

  • 投资上,如果追求「自己相信的逻辑」而不断加码失败的赌注,那不是 conviction,而是执迷。
  • 情感上,如果因不愿接受关系的无常或失败,却反复说服自己「我很好」,那不是强大独立,而是压抑。
  • 修行上,如果用「我已开悟」来躲避对情绪和无明的真实觉察,那不是证得,而是逃避与虚构。

我很幸运,都有体会。

在上面的几个例子里,不管当事者的我是用什么理由说服自己的,都改变不了:亏损会发生,痛苦会袭来,无明在继续。

就像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TA 可能会觉得「我很自洽,我不需要别人」,但 TA 的孤独、抑郁、怀疑,依然会如影随形,这就是客观规律的回答。

总的来说:脱离客观规律的自洽,不是解脱,是困境。

这在世间的竞争游戏中成立,在出世间的心性修行中也成立。

#投资就是修行

所以,格雷厄姆、巴菲特真的是在教方法吗?

有方法(术)的部分。

但真正传承的,是「投资哲学」与「精神修行」的交叉。

能把自己活好的人,投资注定不会差。 因为,物质财富,是心灵财富的变现。

巴菲特寻找的,并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 「那些真正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去做一件可能带来幸福结果的事」。


市场本来就没有战胜的说法,就像高山永远无法被征服。

任何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战胜自己,战胜那颗,贪、嗔、痴、慢、疑、颠倒、往复的心。

(完)

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 https://surmon.me/article/289
0 / 0 条看法
访客身份
在下有一拙见,不知...
期待你的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