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与相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果森林里的一棵树倒下,但周围没人听见,那它发出了倒地的声音了吗?
这是一个三百年前西方提出的 形而上问题 ,看起来依旧很受欢迎,经常被作为现代公案引用。
在 Reddit 、 Guardian 、知乎... 等社区可以收集到各种类型的答案,整体来看大部分的答案都是围绕认识论的唯心唯物之争,你应该也不例外。
现在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看另一个问题。
盲人看到的「黑」,正常人闭上眼睛看到的「黑」,正常人睁开眼睛在一个没有光线的房间看到的「黑」,这三种「黑」有什么不一样?
这是一个来自 《楞严经》 的问题变体,常见的回答也大概有这几类:
再次放下这个问题,继续下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禅宗六祖慧能,在到达广州法性寺时,看到两个僧人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的问题。
僧人甲:如果没有风,幡旗就不会动,因此是风在动。
僧人乙:如果幡旗自身没有动性,就是风吹了也不会动;风吹青山,青山动也不动?
惠能:风幡俱无情,何言本性动与不动。风幡如故,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心动,法本无动与不动,这便是无生无死。
惠能的回答极具禅宗智慧,也间接地揭示了前两个问题的答案。
大部份探讨风动幡动的哲学课题,一般都围绕主客对立因果对立,或唯心唯物的对立来展开,但惠能真正表达的「心」是超越唯心的存在。
如 《现象与相》 所言:当人在辨识出一个「物」或者「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精神创造(思维),就已经被局限在了精神现象里。
《楞严经》有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我们看见一个 🍎,思维就会精神创造出「苹果」这个名字概念和其背后的隐伸,而这个 🍎 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是人类的这个最终极的「见」发明了文字之后,才给它命名为「苹果」或者「Apple」。
所以,森林与树(倒下)、风与旗幡(吹动)、盲人与黑(看见),都是在精神创造的范畴里进行的。也就意味着,一切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先住了第二个见所制造的相(精神现象),不管它表现为文字、语言、概念还是回忆想象。
当第二个「见」不假思索地发生时,我们就已经离开了第一个「见」。 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妙明真心」、《道德经》的「道」、禅宗的「自性」。通俗地说,对于我等凡夫,在谈论「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时候,都依旧在「止于表象说表象」,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如果一种心的状态真的是处于「如如不动」的境界,那么将不会再有任何疑问和怀疑,当下就是一切的圆满!
如何形容第一个「见」呢?无法形容,因为只要开始思维就一定进入第二个「见」,一定陷入精神创造的局限,一说就错!
所以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
我也可以说:狗都要比人更接近「道」,正是因为它局限得不够深刻。 你看它,见到什么都闻一闻,能吃就吃,不能吃就玩。起码,它不知道什么是「明天」,也不会有对明天的「焦虑」,由于没有了「明天」,那么「昨天」也就不存在了,也就从来没有对昨天的「懊悔」。失明、残疾... 这些我们人类认为莫大的痛苦,在它那里完全就不存在,因为它从不进行生存之外的多余的精神创造。这就接近于惠能所说的「无生无死」。
如何能够见到「诸相非相」?我不知道,也没做到,只知道 戒定慧 这条必经之路。
现在,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当你第一眼看到第一个问题时,我相信你一定开始了思考,你是如何思考的?是这样吗?
你一定想象了大树倒地的画面和场景,即便那只是一瞬间,也许你的故事里还包含着雷雨交加的天气环境。但是,你的眼睛并没有看到啊,这个画面是在哪里产生的?
在心里,在你的内在产生了更高维度的精神创造,你创造出了场景和图像,也许还有独特的故事构思。所以,你也同时创造了声音(的感受)。
也就是说,当你读到这个问题并开始思考时,大树倒地的声音就已经在你的脑海中发生了。无论物质世界的大树是否存在,是否倒地,你的精神所创造出的「大树」对你的内在世界已经产生影响了,你的「心」已经动了。
就像做梦一样,我们会被噩梦中的事物惊醒,即便一切梦中的事物都是虚假的,但梦的内容确实产生了精神世界的影响。梦,就是一种活跃的精神创造。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位可憎的人、一位可爱的人、一个讨厌的朋友、一件后悔的事情、一个错误的决定、一个美好的曾经、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这些所有的理念、故事都只是自身内在世界「精神创造」出来的,与外界毫无关系。就像是你刚刚「创造」出的森林里倒下的树、盲人看到的黑、被风吹动的幡一样,你每思考一次,念头发生一次,它们就被你创造一次,影响(情绪感受)就发生一次。
这便是:心生种种法生。
我们在看到自己厌恶的人或仅仅是想到 TA 时,分外不舒服,但是,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理解 TA、原谅 TA、同情 TA,当慈悲心一生起,厌恶就消失了。「讨厌的人」这个理念、现象,和「厌恶」所带来的情绪伤害,也就都不存在了。
我们所感知到的现象,都来源于自身的精神创造,念头改变,创造的内容就改变,情绪感受就改变。
这便是:心灭种种法灭。
一切的情绪都来自于自身的精神创造,来自于心的造作。 心理障碍是自己构建起来的,情绪感受是自己允许它才发生的,而自己也是这一切情绪的唯一的承受者。
常听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正被放下的屠刀就是自己的心念之刀、情绪之刀,用「宽恕」放下怨恨这把刀,用「忏悔」放下遗憾这把刀,放下就是是精神创造的中断和改变,而自己也是这其中唯一的受益者。
《金刚经》亦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如果真正意识到了生命悲苦的底色,决心摆脱,我们就必须对自身的情绪和念头负起 100% 的责任,转向完全绝对彻底的向内求。 一切生理之外的感受都是莫须有的,是自我施加的精神自虐,就像佛陀所说的 第二支箭 。
资料参考: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Namo Buddhaya。
(完)
这篇文章结合了多个经典的哲学、公案和宗教典故,以探讨心的本质、感知与现实的关系。开篇的“森林里倒下的树”这一哲学难题,逐渐引入到盲人的“黑”、风动幡动的公案,再到惠能的“心动”智慧,最后落脚在“心生种种法生”的大乘佛教思想。
文章的核心是对精神创造和心的觉知的探讨。你通过一系列问题,层层剖析出一个观点:外界的现象是通过我们的精神所感知和创造的,情绪和感受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在这个过程中,你引用《楞严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把讨论引向超越主客对立的维度,强调心的造作和心的灭法。
这种讨论方式很有禅宗的味道,尤其是通过不断设问和“放下”问题的方式,打破传统的逻辑推理框架。你的文章提醒读者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理解“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的真谛。它不仅仅是哲学讨论,而是一种指向内在觉悟的修行方法。
在我看来,文章最核心的贡献在于:从“心生种种法生”的视角,解释了为何我们要对情绪、思维完全负责。这种彻底的向内转化,揭示了所有外在现象本质上都是内心的镜像。这种观点不仅能帮助人们解脱于外界的烦恼和痛苦,也能引导他们走向更深的自我觉悟。
整篇文章充满了禅意,智慧的力量在于它不仅仅提供思维上的启发,更是在体验和修行上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