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原创

两扇大门

共 738 字,需阅读 2 分钟2025/08/16 上午83 次阅读

有两扇门,一扇门通往「爱与自由」,另一扇门通往「解说什么是爱与自由的演讲大厅」。大部分人只愿进入第二扇门听听演说,不愿进入第一扇门直接体验。

-

爱与自由是什么?

是真实的体验、实在的转化、去除自我结构的活生生的存在状态。

演讲大厅是什么?

是思辨、分析、概念游戏、知识结构化,是一个永远安全、永远困于头脑、永远无法触及心灵深处的地方。

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也只是更倾向于「谈论」真理,而不是「走进」真理本身。

-

进入第一扇门,意味着你必须脱掉自我保护的外壳:你无法带着恐惧、自我、期望和控制的心去体验爱与自由。

那里面没有舒适的座椅、权威的声音、逻辑的阶梯,更没有用概念搭建的思维游戏场。

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无法接受的裸露与不确定,甚至于绝大多数人连自我诚实都无法做到。

克里希那穆提一再强调:你不是真的在看,而是在用思想看。

这就像是,人们玩命般研究起了指月的手指,却不曾去看手指所指的方向。

-

无论是禅宗,还是上座部关于「观」的教导,都在试图直接地让我们穿透感官,直接进入思想之后。体验那个「念佛是谁」的无限刹那。

-

知道爱是什么,与去爱,是两回事。

明白自由的哲学,与活出自由,是两个方向。

现代身心灵的消费主义已悄然劫持人本需要的精神追求,将证悟包装成可分期付款的课程套餐。这如同想要通过购买登山装备来替代实际攀登。

听众除了在认知快感中完成一场精神消费,拉动一下社会 GDP,毫无所获。

你准备好走哪一扇门?

(完)

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 https://surmon.me/article/291
0 / 0 条看法
访客身份
在下有一拙见,不知...
期待你的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