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愿意
弃 X 转 T:[threads.net/@surmon666]
无我不是道德标榜,向内求更不是心灵鸡汤,就只是单纯的心灵科学的实践结论。
如果一个人轻易在纸面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说明了 TA 几乎没有真正深度探究过自己的内心(观察验证),即便 TA 以为 TA 有,也只是在思维的圈子内转了几个圈圈。
这个验证是需要实打实的「止观」训练的,这才是重点。
这也是唐代围绕禅宗附庸风雅的文人很多,但其实没几个人真的悟道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就表现为「学者的傲慢」。像王德峰这样的大学者已经算非常不错了,有一定的信念和修持、有足够深刻的领悟、有现代法布施的资质能力。
但要知道更多人是怎样呢?是那些在短视频平台对企业家侃侃而谈的管理学大师。
以 Peace & Love 为口号的青年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情绪就被公共事件点燃了,点燃的内容是:世界不止黑白。
可是啊可是啊,这帮青年又是平时最喜欢表达对立观点的人群,因为对立让自我的特立独行别树一帜得以彰显。
矛盾吗?但在强大的 ego 下这很自洽,一切都可以被当作隐晦的自我标榜的工具。
年轻人也可以活在同一种不真诚和自我感动中,只要 TA 和大众一样迷惑,TA 就完全可以。
面对背负铁链、享受铁链、玩弄铁链的人群,唯一的做法就是离得远远的,就算是菩萨来了也应该这样。
四圣谛的第一个课题就是苦,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认为自己生活在苦中,后面的就都是扯淡,越扯越远,应该允许它继续造作,直到它开始意识到苦不堪言。
[1]每天充斥着搞钱、表达、社交、选择的心,是世界上最可悲最可怜最迷失的心。
如果泰坦尼克号的 Rose 和 Jack 最终都活了下来,你觉得他们会幸福吗?[surmon.me/article/285]
我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体验,即非体验,是名体验。[surmon.me/article/284]
在美股赚钱真的是不难,只要你和人性反着来,所有不变的规律都有效。
还有个前提:已经在杠杆上交了足够的学费。
刚刚联系到了西双版纳的上座部尊者,得知 玛欣德尊者 已经归隐了,一部分原因是政府一刀切地打压了宗教。
中国已经找不到几位精通巴利语和英语的上座部上师了,更没有这样的道场了。
这就是末法时代的某种含义,就是各种现实因缘条件,它不配合、不满足、不顺路,还相反。
佛道的核心就是极致的放松,放松到大脑的辨识也被放松掉,放松到让自我彻底消失。
说来惭愧,我最近却越来越不放松了,思维的跑马越来越多,所知障越来越重,这就是重度用脑的副作用:太相信大脑,对理解、控制、完成的信念太深了。
程序员、操盘手、商人、政客,同样也是这样「业障」沉重的一批人。
内观的核心: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重点在于「观」,在中国的大乘佛教,常常被称之为「觉」。
根据经文,一个念头生灭的时间大概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如露亦如电,所以这个觉察的时机才是真正要下功夫的地方。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念起即觉,觉之即了。
就这,得练一辈子。
[3]禅宗顿悟的可行性,更像是在两个极端的临界点之间反复试探,反复寻找和激发这个点。
这就导致了:在真正的顿悟发生前,你实际上不会有任何收获。
也导致了:对根器、因缘的要求极高,要聪明、要经历足够、时机契合、一切偶然性条件全部凑齐,顿悟才可能发生。
太难了,我也想在公交车上痛哭流涕。
虽然大乘有丰富的宗教和玄学迷信元素,虽然我的缘起只是与佛陀理义的相应,虽然我更喜欢上座部佛教的原始纯粹,甚至仅仅是痴迷佛法,但是。
但是能脱口而出的全是大乘经典金句,烂熟于心的全是大乘经典,万行处处以菩萨为榜样。
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实远远超乎人的思议。
Namo Buddhaya。
很多时候,我们所完成的问题并不是它实际解决了多么大的需求,而是它让心中对这个事物的执念短暂放下了,注意力精力可以腾出来去做其他事情了。
如果你想跳过眼前的问题,就去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你想永远没有问题,就自杀吧,杀死自我是唯一的通道。
[4]业,就是今后会令你后悔的行为。
就是中学被我霸凌过的女同学,伤过人心的恶语,刻意向父母表达的冷漠,对小动物的玩弄… 条件成熟的时候,它们就化作每一个煎熬的念头,时时刻刻把心困在地狱,堵着。
要忏悔,要持戒,要禅定,别无他法,别无他力。
OG
React 与 Vue 的完美融合ZH
两者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