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为轮,使之不再
每一人的锡安山和极乐土
没有人能渡任何人,连自渡都可能是妄谈,毕竟我连自己父母都 “渡” 不了。
我开始理解到,所谓 “自私” 的父母,或者说我们隐约感受到的父母 “自私” 的部分,都是因为他们不同程度的 “我执” 而产生的。
当然根据因果关系,他们的这份 “我执” 也一定有他们自己的强有力的因缘条件作为支撑,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的个人习性、也可能是因为食不果腹的时代背景、也可能仅仅是基因激素的不同呢?时间回不到过去,绝大部分场外信息也无法求证,我们也大概率没有能力创造新的更加强大的因缘,故 “父母无可渡”。
怎么分辨呢?父母对自己的 “期待”、“要求”、“失望”、“满意”... 这些词汇(评价)出现的频率和情绪,就是 “我执” 最直接的表达,频率越高,执着越强大。
在东方社会,血缘关系直接承载社会关系,也直接承载社会认同,父母对孩子的一切期待和要求都直接投射着自我的要求,所以这些情绪越多,父母本身就越内耗和挣扎。
有没有孩子,这些问题都存在。
一个催促孩子买房的父母,一定是因为没有房子自己就会产生巨大的焦虑,而不是因为孩子真的现在就需要房子。一个害怕自己的孩子 “躺平”、“堕落” 的父母,一定是害怕自己成为 “客体的我” 眼中那个 “不上进” 的存在,而不是因为孩子真的 “放松一下就无可救药” 了。
没孩子之前这些自我的不接纳和执着会在婚姻关系中表达为谩骂争吵和冲突,有孩子之后会表达为对孩子的要求、控制和深度绑架。
这种关系在大部分人身上都是注定无解的,唯一的解释就是:缘分就到那里,在任何一个成员 “觉醒” 时,就是 TA 离开这种关系(独立自由)的时候,当然这种独立也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 物质独立 之上。
当然,这种 “离开” 并不是带着恨意愤满的弃绝,那样的话即便永隔万里也和父母的 “执” 没有区别,那样可能只是父母的 “贪” 流转到我们这里变成了 “嗔”,我们也一定会再次把它流转给下一代或下一批关系链。
最理想的情况是,带着柔软开放的心以观察的视角保持一定距离,该做的实际还是要去做,因为道义上的责任,更因为深深的同情。
爱就是爱,爱就不要期待有结果、有回报、有响应、有掌声。
有了那些,“爱” 就成了生意了。
(完)
我的更曲折,他们和睦时,基本不太限制我,后来他们吵架了,几年相互不理,便各自或刚或柔的绑架我、胁迫我。
回复:
该远离的远离,该避免的避免,避无可避的关闭六根,太虚云游。
回复:
fff
我执,是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