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原创

文艺青年

共 1,551 字,需阅读 4 分钟2022/08/24 上午1,638 次阅读

“你好文青啊!”

“呦,你骂谁呢?!”


“文青” 之所以惹人讨厌,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是伪文青。

文青偶尔也会 “抒臆”,但真正的本质还是 “感受其中”,而伪文青的本质则是通过 “模仿” 获得 “认同”,通俗说就是 “装逼”,形式大于了一切。

“文艺青年” 的核心是 “感受”是抽象、是情绪,是 “无用之用”,是脱离世俗

“伪文青” 的核心是 “标签”是形式、是虚荣,是 “找认同”,是迎合世俗

转发一些拾人牙慧的片段,编纂一些无病呻吟的文案,模仿一些布尔乔亚的精致,仿似自己毫不费力跃升了阶级,升华了情操一般。

相比互联网并不发达的以前,现在这种趋势更大更多了,抖音小红书铺天盖地的营销已泛滥成灾,人心的浮躁和虚荣随着 GDP 的增速一路飞涨。

几年前流行的还是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时光未央,岁月静好”,现在流行的已经是各种 “配满了矫情文案和中二歌词的短视频” 了,信息技术进步,装逼的形式也在进步。

  • 我真的见到过那些围大昭寺数着数冒雨磕长头,转头就为了发朋友圈表达 “虔诚” 的 “文艺青年”。
  • 我也见了那些 “人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结果去了就是各大商业景点摆腿打卡” 的 “文艺青年”。
  • 我也见了我们村那个 “你如果不知道他是同村的狗蛋,看朋友圈你还真以为他是哪个上海滩富二代” 的 “文艺青年”。
  • ...

“模仿” 成了一种时尚,亦如流水线生产出的网红一般,如何不惹人生厌?


话说回来。

也许你会觉得一些喜欢听小众音乐,读冷门文学,看几个特定导演电影的人,听上去都很有 “文艺” 逼格。但这些青年充其量只能称为 “文艺” 的消费者

那真正的 “文艺青年” 是啥样呢?

我有幸接触(观察)过一些自认为其可称作 “文艺” 的青年们,他们往往并不以文艺作为标榜,因为对他们而言,那些(文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没啥区别,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都是人间滋味。

对他们来说,外滩十八号的天台餐厅和终南山的土坯菜院都可以获得同一份宁静,追求的是一种感受。

他们也并非以一种离群索居的姿态出现,他们也会偶尔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忱、对浪漫情怀的迷恋,但这绝不是为了在旁人面前自命不凡,当然这些也不是通过华丽骄躁的文字可以伪装的和审度的。

并且往往他们能够超出 “消费文艺” 的范畴,成为 “艺术” 的创造者,他们可能身兼数职,但他们并不需要拿什么标签来定义自己, 因为如前面所说:“创造艺术” 只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这份 “创造” 也往往正是他们深切的渴望,甚至维持生命的原力。 当然一般这么厉害的人,也是不屑于把 “文艺青年” 这种 “轻佻” 的词用在自己身上的。

如果我们愿意更大胆地解构 “文艺” 的 “形式” 部分,像(画幅的色彩、音符的起落、文字的编排、思维的轮转... 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 “文艺” 的背后就是对生命的爱和对 “美” 的向往啊

是因为我们对 “美” 的渴望和热枕、对 “感受” 的狂热与追逐,得以使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感受、表达、创造、超越,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电影、摄影、设计、行为...等形态万千的艺术,乐此不疲并身在其中。


所以,以后可千万不要叫我 “文艺青年”,请尊重这个称谓。

我连高中都没读,我不配,不是,不屑,不敢当。

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 https://surmon.me/article/212
2 / 2 条看法
访客身份
在下有一拙见,不知...
  • 凌晨
    凌晨🇭🇰HKCentralMac OSChrome

    说的非常棒 👍  

  • 杨锐
    杨锐🇨🇳CNBeijingMac OSChrome

    我理解那些文青,都是真实的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伪文青是模仿别人的情绪矫揉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