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转载

追寻本质还是流于形式

共 2,854 字,需阅读 7 分钟2018/03/08 上午6,889 次阅读

追寻事物本质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看看我们在童年时向我们父母提出的那些啼笑皆非的问题,再想想我们小时候拿着放大镜对着一白纸在正午的烈日下一蹲就是一小时,只是为了去点燃这张纸。那是童年最原始、最纯真的对于真理和本质追寻的行为。

可20多岁的我们,却丧失了这种最纯真的好奇心。我们醉心于那些表面的、外在的、甚至是虚无的成就感。我们每天循环着尝试使用各种工具解决各种问题,以此来换取一些微薄的酬劳。我们会用各种不同的编程手法、不同的思维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以此来判别你与竞争对手的水平高低;我们也会彼此竞争式的学习更多的语言、更好的框架、更新的技术,可我们所谓的学习,却仅仅只是“会用”。

时间久了,累了,厌倦了,就觉得没有意思了。

你迷茫了。迷茫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跟着形式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你永远会觉得疲倦。

很多人说编程是艺术。我不否认这句话,但编程和“八”大艺术(第八大艺术是电影,这个还有不少争论)有最根本的区别:艺术的形式极为重要,但编程形式却不是那么的重要。

拿电影来举例,很多经典的电影其实核心内容是及其简单的,或者说导演想表达的内心世界也无非就是:人性本善/本恶、奋斗出奇迹、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等常规主题。但经典电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导演会用非常规的叙事手法,奇妙的镜头语言,符合人物内心的光影特效来完成一部出色的电影。道理总有讲完的一天,但艺术之所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或许就在于形式的百花齐放。你会担心这世界上由于题材的枯竭而再也写不出小说或者拍不出电影吗?

不会。爱情都是同样的爱情,但表现爱情的手法却永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可编程不同。你用面向对象还是面向过程,亦或是是否使用设计模式,这都远远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你只是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那编程的形式重要吗?

编程中的形式远没有形式之于艺术重要。问题在于目的的不同:艺术更多时候是为了去表现,让人们感受形式的美好;但编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解决问题。

如果你太在意编程中的形式,而忽略了编程中的“本质”,这实在是不可取的。形式大多充满变化,描述一个爱情故事可以用诗词赋、可以用电影、可以用绘画,而每种艺术载体在描述爱情时,又可以幻化出千奇百怪的手法。同样,解决一个问题,可以用A语言、也可以用B语言、C语言、D语言、J语言,可以用F框架、可以用D框架、可以用T框架。

可问题是,这些不同的语言和框架真的对于解决问题是如此的重要吗?也许你会举出开发效率、性能等千万条理由来反驳我,但你忽略了一个本质,他们没有改变这些不同的语言和框架都只是解决了同一个问题的本质。过分追求这种不同语言、不同框架的形式,对一个程序员来说是极为不正确的。

我们这个社会里的很多媒体对于技术的引导是不正确的。一个月学会大数据的真实意思是你只学会了大数据API的调用,现在大数据不热了,你又开始追寻机器学习和区块链了。可这大数据也好、AI、区块链也好,这都是形式。

你不断盲目的去学习形式,只是因为你内心的贪婪和焦虑。这个时代正在以疯狂的速度肆无忌惮的制造新产品:每天都有无数的楼房拔地而起,每天都有几百本书籍出版,每天也有很多的新技术、新语言在酝酿。

于是你很焦虑,害怕被这个时代淘汰。这种焦虑诱发出了人类的本性:贪婪。我们疯狂的购买书籍、购买课程、购买一切看上去可以让我们成长的物件,数量变成了这个时代知识的计量单位,数量可以满足我们的贪婪,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的焦虑。

但你是跑不过这个时代形式的变化的。时代的形式是由千千万万比你还优秀的人共同缔造的,而你只是其中的一个个体,你如何以一抵万?

其实无需太过于恐惧变化,大多数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由量变转化成质变,你要担心的是质变,而一个时代要想产生革命性的质变,这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了。你实在无需为形式的变化烦恼太多。

任何一项技术或者产品的制造都是一条链式的,越是链条的头部,所获取的资源越多,所牟取的利益越大。你看到lenvo的电脑卖的很好,但你需要知道intel的CPU卖的更好,他掌握了链条的头部资源和技术,而这些技术具备一定的普适性,他即可以把CPU卖给联想也可以卖给弘基。因特尔靠技术赚钱的实质在于,他抓住了计算机制造业里的“本质”。

再比如现在大量的茶水连锁,掌握茶的制作工艺的头部技术拥有者才能撑起这个链条,做起各种加盟。头部的核心本质掌握,让这些技术的拥有者形成一种辐射效应,每一个辐射出去的链条,源头都在辐射的核心点。

放到编程这个行业也是一样。越接近本质,收益越高。你会发现,做算法的收入远比做业务的要高,搞C语言的大多数情况下的平均收入都要高于搞PHP、Java的;而那些能做AI、机器学习的也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智能领域的本质算法和模型,而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会Python。

有些人就是比你更接近事物和原理的本质,他们是辐射的核心,你只是他的一个加盟商。资源和利益会随着辐射链条的延长而逐渐趋于稀薄。

去探寻下本质,去深挖一下语言的特性,框架的原理,多去学学算法与数据结构,多去复习下早已遗忘的数学,这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从编程的角度来看,很多的框架也好语言也好,都只是形式在变,但他就是旧瓶装新酒啊。

童年的那份好奇心,那些对事物本质追寻的可笑问题,可能我们是再也找不回来了。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童年弥足珍贵的原因。但你依然需要记住,追寻本质才是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最有效的生存守则。

你看,其实我这篇文章也只是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所以,形式重要吗?对文学来说很重要,但至于现实,形式屁都不是。


本文原文由 「 七月 」 发布在微信公众号 小楼昨夜又秋风 ,已获得作者转载授权。

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 https://surmon.me/article/87
7 / 7 条看法
访客身份
在下有一拙见,不知...
  • F0rget
    F0rget🇨🇳CNGuiyangWindowsChrome

    很有意义的一篇文章

  • a
    A🇨🇳CNNanjingmacOSChrome

    c

  • 牛人
    牛人🇨🇳CNWulipuWindowsChrome

    求分享本站主题

  • 火
    🇨🇳CNChongqingWindowsChrome

    艾丝凡

  • dm
    Dm🇨🇳CNShenzheniOSMobile Safari

    居然抄袭七月的文章  好可耻

    • Surmon
      Surmon🇨🇳CNXiamenmacOSChrome

      回复

      我踏马署名留链接还经过许可了

    • 火
      🇨🇳CNChongqingWindowsChrome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