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
斯是陋室,唯吾芳馨

碎碎

清风念

资本市场里的每一篇通稿、每一条媒体回应、每一个分析机构的评级变动,都暗藏着资金的博弈、政治的对抗、权力的角斗。 只有对抗吗?其实在对抗之下,更多是默契的暗合。 就像太平洋下埋了一根永远都能打通的红色电话线。但彼此都不会主动拨出那通电话。 散户就是百姓,被操控和利用是他们的使命。
thread10 小时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thread13 小时前
谁向你诉苦,谁就对你没有保护欲。
thread14 小时前
摆脱重度原生家庭创伤的最好方法:精神自杀。 不再复盘、不再期待、不再辩论、不再争吵、不再解释、不再联络、不再诚实、不再取悦、不再负罪、不再自责、不再恐惧、不再心软、不再共情、不再怜悯。 最重要的是:不再尊重。不,再,尊,重。 在有问题的关系中,尊重只会是权力与屈辱的另一个名字。 应允许自己世俗,允许自己生气、发怒、挑剔、怀疑、否定、憎恨、傲慢、轻蔑、反击,甚至物理施暴,允许自己打破一切旧有的精神枷锁,无论它是否合于道德或教条,忘掉一切的「应该」。 在有问题的关系中,教条与道德是失效的,他们唯一的作用是被用来绑架与勒索。 所有的业都有起点和归处,勇敢承认自己首先是业的链条,是业的背负者和中继者,而不是业的终结者。 该还回去的就不要吝啬。 从冰点建立全新的精神秩序,投注一切的注意力在自身。而后,要走向无我或是崭新的自我,都可以,都有可能。 但,要先勇敢地精神自杀。在精神中彻底粉碎加害者与受害者、粉碎权威、粉碎投射、粉碎依附与期待的幻觉。 这是唯一的路,没有同伴的路。 出世间之前的必经之路。
thread1 天前
有两扇门。一扇门通往爱与自由,另一扇门通往「解说什么是爱与自由」的演讲大厅。 大部分人只愿进入第二扇门听听演说,不愿进入第一扇门直接体验。
thread1 天前
去影响,而非教育。 影响就是教育。
thread1 天前
许多人似乎一生都没明白:自私不能带来自利。 自私是最拙劣的自利,是最低效的欲望管理。
thread3 天前
有一句话叫:成为了父母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恩情。 更多事实是:成为了父母才知道父母并不爱自己。 文化烙印与道德裹挟,生生不息。
thread4 天前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喜欢自己的父母。 很可能是,他们也并不「喜欢」你,从一开始就是。
thread4 天前
极度收敛的放肆。
thread4 天前
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筛选系统,必然对一位世俗化的人有世俗化的能力要求,也有对世俗化的容忍。 世俗永远不会真的去强调无我利他,世俗强调的、世俗需要的是:手段、欲望、胆量、强硬、果决、有效、情绪价值。 这就是世俗化的系统一定产生的结果,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博弈、合作的结果。 所以,坐在领袖位置的人,也许可以说明 TA 很有手段,或是足够杀伐果断,或是很会自我包装,或单纯是运气好。 但永远不会是因为这个人足够慈爱、理智、博大、愿意忍受、可以退让。这些品质才是领袖需要的,是人真的需要的。 但,一个不爱说话的人,赢不了爱说假话的人,起码世俗是这样运行的。
thread4 天前
真正伟大的领袖无意成为领袖;而坐在领袖位置的人,往往只是卖力地表演权力。 权力的悖论:谁想领导,谁就不该领导。 - 也许是柬埔寨、蒙古,或更多国家都面临相似的教育困境;也许是世界整体右倾得太厉害,逆全球化、多元共识崩塌,未来更加模糊不清。 我们已经很难认真地将文化看待为文化、将历史看待为历史、将政治看待为政治,还有肤色、语言、种族... 人们似乎无法接受「被偷走的文明」、「未收回的领土」、「不一致的理念」、「不鲜明的立场」。 人们倾向于抓住「身份认同」来寻求安全感,习惯于将复杂简化为非黑即白的立场问题,而无法坐下来平和地讨论差异、理解复杂性;每个人都在更快地被归类、被标签、被对立。 人们像捍卫宗教教条般捍卫思想符号,不断地强调「自古以来」、「唯一真理」、「不可侵犯」,却对符号背后的精神实质漠不关心。 宗萨有一句话:「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令你不舒服,那么说明你执着于一个相反的观点。这个观点奴役着你,所以你会不舒服。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出离。不管这个相反的观点正确与否,或是谁所说,如果他可以让你不舒服,那你已经被攻陷,你都应该从那里出离。」 当然,这句话并非面向世间。
thread5 天前
大部分时候,我们要的,不是「你爱我」,而是「你只爱我」。 所以,我们得不到真正的爱。
thread6 天前
永远不会存在「科学证明了佛法」这种事情,如果有人发布这样的观点,大概只是 TA 沦陷在逻辑的漩涡之内达到了知识性的高潮,和佛法没有关系。
thread6 天前
已经完全散架的人、家庭, 需要一个主人,而不是朋友。 但,「主人」只是渡口,不是归宿。
thread6 天前
如果要为俗世里理想的亲密关系描摹一份画面,大概是:既能看见坚强,也能看见脆弱,既能欣赏优点,也能包容缺点。 看见、接住、承载,不是靠意志或技能的强大,而是要愿意和能力。 也就是俗称的爱 - 自爱与释放爱的能力。 有这样的爱,就有生命的链接,就有亲密关系。 没有这样的爱,就只有孩童般的玩乐,那叫亲子关系。 爱在相遇中建立,在回避中消失。 人人都有学习爱的责任。 如果它的代价是阵痛,那么允许自己受痛就是自己的责任。
thread1 周前
一砖一瓦的慈悲, 在黄昏与黎明之间生长。 并非所有救赎都配有姓名, 有些光,习惯在暗处发烫。 蚊子翅膀上的经文, 比金箔更接近天空。 当你说「这也是生命」时, 菩提树突然, 在混凝土缝隙里, 抽出了新芽。 功德簿偏爱沉默的施主—— 那些给蝎子让路的人, 在暴雨前为蚂蚁搬家的人, 把杀虫剂换成纱窗的人, 他们体内有塔, 层层叠叠, 没有香火, 却住满舍利。
thread1 周前
浮屠,就是佛塔。 建造佛塔的功德就如抄写经文,它扩大了流通性,增强了传播力,间接为世间提供了更多走向真理的可能性。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那如果是救狗一命呢?救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一命呢? 如果放下与生俱来的「人类中心」视角,任何生命都值得救,值得为之付出。 决定不去打死一只蚊子,是比抄经文更有用的「善护念」。 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上座部的教导,它都有用,非常科学的有用。 这就是「功德」的事实逻辑。
thread1 周前
脱离客观规律的自洽,不是解脱,是困境。 这在世间的竞争游戏中成立,在出世间的心性修行中也成立。
thread1 周前
如果某种自洽,只是对自己融洽,而无法与外部环境规律吻合。 那就不是自洽,而是自欺。
thread1 周前
格雷厄姆的书为什么叫「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而不是「The Smart Investor」? 因为 Intelligent 的含义是超越性,超越性的意思是:吻合于规律,合乎「道」,顺势而行。 这里的「道」,就是:认识世界如何运作、自己是谁、情绪如何运作——这是一种知止而后有定的智慧。就是《道德经》所说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到段永平,他们强调最多的是什么? 是一个人是否够 intergrity。 intergrity 它就那么重要吗?非常重要,但并不是道德层面的重要。 如果一个投资者不能持久保持精神秩序的有序,就会在波动中分裂、在高潮中自欺、在低谷中崩塌。 正如一个撒谎成性的人,注定不会拥有轻松的生活,因为撒谎所隐形埋下的内在冲突和心理斗争太多了,精力被过度消耗,每天被自己都折磨得够呛,TA 自然也不可能有精力做真正重要的事。 这在世间,与出世间都完全成立。 所以,格雷厄姆真的是在教方法吗? 有方法(术)的部分。 但更多是在教授「投资哲学」与「精神修行」的交叉。 能把自己活好的人,投资注定不会差。
thread1 周前
真诚是自己的事。 所以,真诚不在意回应,真诚对真诚付出者本身就有用。
thread1 周前
爱 = 爱的意愿 + 爱的能力。
thread1 周前
全体放下,不复踌躇。 将如来出世要法,彻底承当。
[2]
thread1 个月前
原创造心里的浮屠
造心里的浮屠中文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 周前1821无色庵
原创自胜者强
自胜者强中文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 周前2310无色庵
原创逻辑与智慧
逻辑与智慧中文

心怀柔软,报以蔷薇

1 周前3105无色庵
原创真的相
真的相中文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

9 个月前4,6861无色庵
原创快乐的秘密
快乐的秘密中文

一个小游戏

10 个月前2,7564无色庵
原创只需愿意
只需愿意中文

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

10 个月前2,1940无色庵
原创是名体验
是名体验中文

体验,非体验,是名体验

10 个月前1,8382无色庵
原创最深沉的梦
最深沉的梦中文

你醒了吗?

10 个月前2,4731无色庵
原创森林里倒下的树
森林里倒下的树中文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10 个月前2,3410无色庵
原创现象与相
现象与相中文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0 个月前1,9160无色庵
原创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中文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 个月前1,9840无色庵
原创React 与 Vue 的完美融合
11 个月前2,8641宁静寺
原创开心就好吗
开心就好吗中文

自在就好

1 年前2,0331无色庵
原创与原生家庭和解
与原生家庭和解中文

无解可和

1 年前3,2020无色庵
原创两支毒箭
两支毒箭中文

一触即发

1 年前3,3090无色庵
原创怎么自净其意
怎么自净其意中文

众善奉行

1 年前2,0321无色庵